【人物誌】編輯喬喬:轉角文都寫給鬼看的喔!


【人物誌】編輯喬喬:轉角文都寫給鬼看的喔!

©林齊晧 「我人其實很好,只是脾氣很差。」她說。雖然總是編輯臺、編輯臺的說,但真正的「編輯臺」就只是普通的辦公桌——所有的內容,都從這團混亂中一一產出。圖左爲《鳴人堂》主編。

以色列国防军:已对叙利亚军事基础设施发动空袭

文/編輯鎮紅

那個…喬喬是不是在生我的氣?

上線一年多,這個問題作者們私下已經問到爛,出現的頻率之高,大概足以印在名片上、或作個匾額裱起來——但別擔心,這只是轉角編輯「喬喬」,正常的能量釋放。

沈伯洋黑熊学院能做什么? 赵少康:跟满清末年义和团差不多

在媒體圈如此不景氣的紅海時代,能對各路作者如此霸氣的,除了《轉角》的「#喬編」之外,我實在想不到第二人選,她私下發的暴怒文,甚至變成作者們定期收看的紓壓節目,她越怒、作者們就越心悅誠服(很誇張), 讓作爲同事的我,也不時反問「現在是三小狀況?」

魔王法则 女巫之绊

杭州亚运》夺金就差1分!中华复合弓女团「笑呵呵」毫不气馁

但一開始的喬喬,不是這樣的。

嘖!不然是哪樣?

會議室裡,本期的「受訪人物」挑起眉頭反問。果然編輯做久了,對人的信任感就會大大減低,對於〈轉角人物誌〉半強迫地把側寫筆鋒對到自己身上,喬喬滿臉盡是質疑。

「那個時候我剛從英國回臺,然後找工作,找到了,就來這裡。」回想起來到《轉角》的初衷,她直白地說。長期在海外求學,一開始念歷史,研究所是歐盟,回臺後做《轉角》好像也蠻合理的。但這一切貌似水到渠成,過程中卻也荊棘不斷,上線前夕,光是該把《轉角》做成怎樣的網站?喬喬的困惑,卻是比誰都多。

在英國唸書時,她最喜歡的媒體,其實是駐於布魯塞爾的政治週報《European Voice》。這間曾經的紙媒,如今已被美國的政治新聞網《Politico》收購爲歐洲分站,但對於歐盟內部,從組織政治到各國角力,報導與分析的力度卻仍讓喬喬在彼方着迷。

這問號是個大哉問,我甚至懷疑《Politico》的編輯也會在地球的彼端怒砸鍵盤、對自己氣惱地在同事面前大吼「這種內容是要寫給鬼看喔」——因爲喬喬的編輯日常,就時常這樣。

「你不要給我亂寫!我其實是很喜歡編輯文章的。」她自承,自己想得多、寫得慢,比起自己動筆寫〈透視〉、〈轉角說〉、〈被遺忘的報導〉,她更喜歡看別人的文章,進入作者的邏輯,融入文字間的領域專業,「吸收新知的感覺,那種瞬間被『啓蒙』的知識回饋,是我在編輯工作上的最大樂趣。」

雖然常會嚷着「寫給鬼看」,但她口中的那個「鬼」,其實就是喬喬自己。在目前的分工中,包括〈過去24小時〉在內,所有的《轉角》內容,都得通過喬編的眼睛。這些作業相當繁瑣,因爲無論是戰爭、政策、人物還是趨勢,所有內容她都得從Google Doc中一一糾錯,然後從文字字塊間去想像「畫面」,爲文中的每一個關鍵場景找到適合、甚至還原現場的圖片,然後給它一個適合的名字,再將作品小心翼翼地轉交給作者,完成最後讀者——您——所看到的每一個頁面。

我们的少年时代

當作者們對文章成品表達驚歎的同時,也是我工作最快樂、最有成就感的時候。

是不是訪問中出了什麼誤會,一路訪下來,妳在轉角過得還蠻快樂的吧?那平常的暴怒能量,又是怎麼一回事?

她瞪了我們一眼,長嘆了一口氣,然後老氣橫秋地指着眼睛、小腹,捶了捶後背,「膏肓穴!」她說。

全球媒體從業者都一樣,每天的工作就是掙扎於時事爆發的超緊繃節奏。長期下來,再剽悍的人,也會有自我懷疑、甚至被掏空的時候,特別在國際新聞或議題上,編輯臺又得不斷在事件與在地間,拿捏遠近的分寸,再加上平均一個月兩次的「重大突發」,半夜把編輯嚇醒、緊急在牀邊發稿的事,也成爲工作中可預期的慣性。

神秘老公不见面

壓力累積的負面情緒,成爲許多同行從業「膏肓穴上的枷鎖」,而掙扎於「冷門議題」之間的編輯臺,甚至也曾爲此吵架,去年夏天,甚至一度逼近拆夥——幸好,該離開的早就走人,一路堅持住的,心頭終究還是放不下。

所以你們不要再惹我生氣了!

沒差,因爲暴怒已成風景,反正這就是《轉角》的編輯臺日常。

妖鎳不再…2023金屬交易黯淡無光 鎳最慘恐跌逾40%

林佳龙估与侯友宜输赢在10万票 侯选办酸:先让市民相信选真的

© 林齊晧 原本的設定是要在會議室裡抱胸望向遠方(營造出成功人士的樣貌),但事主本人口出惡言、抵死不從,「我是編輯,我自己挑照片。」她如此說。

フォルマ リズム

北捷早鸟不具竞争力 李彦秀:协调上班时段更是难上加难